![]() |
“哈工大精神”的表述是在我校原黨委副書記顧寅生同志關于“哈工大精神”論述的基礎上凝練而成。 ![]() 銘記責任,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。 國家的戰略需要、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哈工大肩負的重任,使哈工大把學校的發展同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,鑄就了哈工大“銘記責任,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”。 20世紀50年代前期,國家工業化建設和學習蘇聯的戰略需要,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,使哈工大很快完成了改造與擴建,發展成為一所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多學科性的工業大學;20世紀六、七十年代,由于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,哈工大及時進行了專業調整,由多學科性的工業大學轉變為主要為國防建設服務,軍民結合,以攻克尖端科學技術為己任的現代化科技大學;改革開放之后,為適應科教興國的戰略需要,哈工大努力爭取進入國家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,把學校的發展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,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緊相連。 求真務實,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。 哈工大辦學傳統、特色和長期的教學實踐,培養了哈工大人“求真務實,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”。 海納百川,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。 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,學校領導求賢若渴,唯才是舉,廣納賢才;在長期的教學、科研實踐中,發揮多學科優勢,大力協作、聯合攻關,逐漸形成了哈工大“海納百川,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”。 ![]() 自強不息,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。 哈工大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,使哈工大充滿創新活力,在不斷為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的過程中,鑄就了哈工大“自強不息,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”。 |
![]() |
![]() |
“規格嚴格,功夫到家”是20世紀50年代由時任校長的李昌等領導同志歸納概括而成。 “規格嚴格,功夫到家”體現了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思想。“規格嚴格”有兩層意思:首先要有“規格”,其次要“嚴格”遵守。功夫到家也有兩層意思:一是要肯下“功夫”,二是功夫要下到點子上,下到程度。“規格嚴格”與“功夫到家”,二者是辯證的統一。只有“規格嚴格”,“功夫到家”才有明確的目標與要求;只有“功夫到家”,“規格嚴格”的實現才有可靠的保證。受惠于“規格嚴格,功夫到家”的辦學傳統,哈工大由小到大,由弱變強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“規格嚴格,功夫到家”將不斷補充其嶄新的內涵。 |
![]() |
![]() |
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徽是由“展開的書、英文字母、數字、美麗的建筑和環繞的齒輪”所組成。 展開的書:形如鳥的雙翼,寓意哈工大人永遠飛翔在知識的世界,不懈地探求真理; 英文字母HIT:哈工大英文全稱“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”的縮寫,寓意哈工大國際化、開放式的辦學理念; 數字1920:哈工大的建校時間,彰顯哈工大積淀深厚的悠久歷史; 美麗的建筑:造型獨特、氣勢恢宏、中心對稱、細部收斂的俄式風格的學校主樓圖案,寓意哈工大嚴謹、求實的作風和追求卓越的信念; 環繞的齒輪:環形而放射形狀,象征知識和科技的力量,代表哈工大的理工特色,寓意哈工大不斷向社會輸送知識和優秀人才。 校徽似東升旭日,表現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自1920年建校起就是一所探求真理,服務社會,追求卓越的開放式大學。 |
![]() |
![]() |
《哈工大之歌》由我校知名校友、原文化部部長、現全國政協常委劉忠德作詞;全國政協委員,中央歌劇院院長劉錫津作曲。 點擊下載:哈工大之歌.mp3 |
![]() |
源自:哈爾濱工業大學(威海)最后更新于2013年3月28日。